推動智能農機實用高效(主題)
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
在山東東營市黃河三角洲高端優質糧食智能示范區,農場主田照深駕駛一臺大馬力拖拉機進行播種作業。“我使用的這臺雷沃P7000大馬力CVT智能拖拉機帶有自動導航功能,可以根據地塊設定自動作業路線,比人工操作更精準,而且能夠24小時連續作業。”田照深告訴記者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這臺智能拖拉機由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濰柴雷沃”)研發生產。登上拖拉機,記者看到駕駛室內搭載了懸浮駕駛室系統,用按鈕操作取代了擋桿操作,還擁有360°全景視野。車輛運行狀態都能實時顯示在一塊12英寸的智能顯示終端屏幕上,整車功能、參數設置均實現可視化觸控。
長期以來,國內拖拉機領域普遍采用機械傳動技術,比它高一階的是動力換擋技術。要想實現輔助駕駛甚至完全自動駕駛,必須要應用比動力換擋技術更高一檔的無級自動變速器技術。CVT(無級自動變速器)技術難度大、研發門檻高,國內無論是產品驗證手段,還是制造產業鏈,都不足以支撐先進技術的產業化落地。
技術專家介紹,2020年底,濰柴集團已經制成CVT樣機,并裝在拖拉機上進行了約100小時田間試驗。2021年1月,濰柴集團完成對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雷沃重工”)戰略重組。2月,濰柴集團與雷沃重工成立聯合項目組,10余名工程師加入研發團隊一起攻關,將研發目標設定為不光做動力總成,還要做整機,并從市場需求出發,提出產品改進方向。
“碰需求、優化方案,專注整機、電控、液壓、發動機的不同成員進行討論、交流,不斷探索新技術、新裝備的研發方法。”研發人員介紹,團隊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題。有時,為了攻克一項難題,他們連夜開會討論、不斷調整方案。在市場驗證階段,研發人員曾對CVT變速箱底盤油溫爭執不下。通過反復試驗,團隊商定出一套更高效的變速箱控制保護策略。最終,采用無級變速動力傳動總成的智能拖拉機經過下田試驗,各項指標均符合標準。
“現代農業裝備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。雷沃P7000大馬力CVT智能拖拉機成功實現了技術迭代升級。”濰柴雷沃總經理王桂民說,隨著我國農業生產進入機械化主導的新階段,農機越發成為農業生產和應急救災的主力軍,公司的研發領域進一步拓展。
“我們做智能無人駕駛農機的初衷,是讓用戶解放出來,減輕勞動強度,改善作業環境。”濰柴雷沃總經理助理、戰略總監田大永說。當前,濰柴雷沃無人駕駛系統已經裝備到拖拉機、收獲機、插秧機、噴霧機等農機平臺上,可以實現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作業并開始批量交付,取得較好的應用示范效果。
2021年11月,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參與的“基于北斗的農業機械自動導航作業關鍵技術及應用”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。裝上北斗導航的CVT拖拉機大幅提高了農業機械智能化水平,為我國農業裝備關鍵技術研發應用蹚出了新路徑。
“濰柴雷沃將進一步完善無人駕駛技術,推進無人農機系統實用化,著力打造高效、安全、高質量作業的無人駕駛農機系統。”田大永說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