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來源:時代周報 作者:趙佳琪

土拍現場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民營房企的身影。

2月7日,鄭州迎來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,該批次土拍共出讓11宗住宅用地,起始價共計90.6億元。最終,除鄭東新區1宗地塊流拍外,剩余10宗地全部底價成功出讓,總成交價53.84億元。


(資料圖片)

和以往的景象相同,本次鄭州拍地中的大部分地塊依然由城投公司/平臺拖底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鄭州土拍現場,出現了一個熟面孔——建業地產。

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,鄭州高新區的一宗地塊由鄭州建泓置業有限公司以4.93億元競得,成交樓面價3574元/平方米,鄭州建泓置業有限公司,正是建業地產旗下子公司。

事實上,自2021年9月建業發出求救信后,此后建業的主要目標一直是“保交樓”。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,建業在2022年4月6日以7400萬元競得鄭東新區一宗商業用地外,此后基本沒有公開出現在鄭州土拍市場。

對于建業來說,此番動作是否意味著其在釋放積極信號,抑或資金鏈有所好轉?建業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,當下正處于保交樓時期,不便答復。

而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向時代周報記者推測道,或許是建業在去年房企融資利好政策下獲得了一定額度的銀行授信,補充了現金流。

“建業在本次土拍中拿出將近5億資金,雖然可能有著諸多未解決的困境,但也開了一個好頭,為鄭州樓市釋放了積極信號。”陳霄說道。

圖片來源:圖蟲創意

自有資金拿地可能性不大

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,建業拿到的這宗地塊,位于高新區五龍口南路南、電廠路東,面積2.83萬平方米。

一位接近建業的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,該宗地塊為富力與建業此前打造的盛悅居項目后續地塊。

盛悅居的歷史可以追溯至2015年。這一年,建業與富力聯合開發鄭州高新區五龍口城中村改造項目五龍新城。2020年年初,富力退出開發,該改造項目后更名為建業盛悅居。

2022年7月7日,在鄭州政府領導留言板上,有市民反饋,稱自己為建業盛悅居的業主,項目合同約定2022年6月30日交房,臨近交房日期,房子還是半成品,并且目前工地已完全停工。

2個月后,該項目出現在了申報鄭州“保交樓”專項借款的項目名單中。此后,該項目全面復工。

在陳霄看來,拿下該地塊也是為了完善項目開發。而上述人士也向時代周報記者確認了此觀點。

而拿地的資金從何而來?該人士表示,雖然4.93億元的土地價格并不昂貴,但對于當前建業來說,資金來源全都是自有資金的可能性并不大。

銷售回暖

建業拿地除了完善區域布局的目的,在上述人士看來,銷售回暖亦是原因之一。

該人士透露,自2023年開年以來,鄭州樓市正在逐漸好轉,而建業的一些項目在銷售方面也有一定成績。

2月7日,建業地產發布公告稱,公司1月取得物業合同銷售額為28.71億元,同比增長43%;對應合同銷售建筑面積38.81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54.6%,每平方米銷售均價為7396元。

回暖背后的原因,或在于政策端的大力支持。

首先,在利率方面,1月29日,鄭州部分銀行首套房貸利率下調,最低降至3.8%。

其次,鄭州政府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。1月30日,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、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發布《關于印發河南省房地產行業省級白名單企業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,篩選確定了100家房地產行業省級白名單企業,建業就在其中。

《通知》中提到,為切實幫助房地產企業紓困解難,要求全省金融系統堅持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對國有、民營等各類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。在市場化、法治化和商業可持續原則基礎上,通過創新信貸產品、開辟綠色通道、降低融資成本等方式,努力滿足白名單房企的合理融資需求。

而在2022年12月份,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擬向建業集團提供不少于150億元意向綜合金融支持、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擬向建業集團提供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的綜合授信支持。此外,建業集團還與金融機構、其他銀行等簽訂協議。截至2022年12月底,建業地產獲得銀行授信額度超過450億元。

標簽: 建業地產 建業集團 自有資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