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更多視頻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見習記者 吳心怡
海南日報記者 劉婧姝
最近,海南的兩只雞較上了勁。
一只是早已稱霸海南雞界的文昌雞,一只是產自儋州北岸地區的儋州雞。較勁的由頭得從一則消息說起。
近日,儋州雞被列入《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》,成為繼文昌雞和潭牛雞配套系后,海南第三個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的雞品種資源。
從默默無聞到嶄露頭角,儋州雞能否撼動文昌雞的江湖霸主地位?
“咯咯咯……咯咯噠……”8月,儋州市那大鎮寶島新村儋州雞良種繁育基地里,雞叫聲一陣蓋過一陣。
“雞王”文泰宇從容地走進種雞室,享受地聽著這美妙的奏鳴曲。眼前,一排排雞籠分為多個隔間,每個隔間住著“一夫十妻”。
“每1只公雞配10只母雞,就是10套種雞。我們總共有8000套種雞。”作為海南熱科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海南熱科源公司)負責人,文泰宇細細盤點他的家當。目前,擁有如此規模的儋州雞種雞數量的,僅他一人,“雞王”稱號當之無愧。
自2019年決定踏入養雞行業后,文泰宇的命運就與儋州雞緊密相連。讓文泰宇坐穩“雞王”寶座的還有一個關鍵人物——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(以下簡稱熱科院品資所)研究員侯冠彧。若不是他極力保育,儋州雞難有今天的規模。
“儋州雞是古老的品種,在海南的養殖歷史超過1000年,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。”侯冠彧介紹。據《儋縣志》(1949—1990)記載,當時的儋州雞飼養周期長、體型小、死亡率高,若干年來以散戶小規模養殖為主,多用于自家食用或祭祀。多方因素下,儋州雞的養殖數量銳減,一度處于危險狀態。
要想讓儋州雞順利繁衍生息,保種育種是關鍵。2012年,儋州市委托熱科院品資所畜牧實驗室,對儋州雞開展選育和配套關鍵技術研究,侯冠彧是項目帶頭人。“儋州雞基因純度非常高,沒有和其他雞種雜交過。”通過研究,侯冠彧發現了儋州雞極大的遺傳育種研究和開發價值。
“我們在保種的基礎上選育優質品種,種質性能、整齊度及群體規模得到了大幅提升。”侯冠彧與團隊經過十余年的選育擴繁,優化了儋州雞產蛋少、生長慢、體重輕等缺點,家系也從32個擴大到56個。
終于,這只來自偏遠地區的小種土雞嶄露頭角。2023年,儋州雞滿足了列入《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》的諸多條件,憑實力入選“國家隊”。
不過,對于保種選育,文昌雞經驗更豐富,操作也更精細。在海南(潭牛)文昌雞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的文昌雞國家級保種場生產區,每只雞的翅膀上都有一個編碼,方便工作人員追蹤系譜,記錄產蛋、體重、飼料配方等相關數據,精細化開展保種育種工作。目前,文昌雞國家級保種場的文昌雞保種群體有3000多個,家系98個。海南已先后建成國家級、省級文昌雞保種場和國家級核心育種場。
相較而言,儋州雞仍需向文昌雞學習。
走出種雞場,文泰宇又來到了海南熱科源公司的儋州雞生態養殖示范基地。這里的儋州雞散養在林下,滿地跑跳,有的還在昂首互啄。
“脾氣壞得很,一言不合就打架。”文泰宇說,儋州雞生性自由,好斗,給養殖帶來了難題,一些脾氣暴躁的家伙總是主動挑起爭端,將其他雞啄得遍體鱗傷,“受傷嚴重的、傷口護理不好的,很快就死了”。
儋州公雞生性好動。受訪者供圖
養殖儋州雞的農戶萬福權碰到的情況更嚴重。“第一批養了3000多只公雞,打架互啄死了快900只。”萬福權以前從未養過雞,對此情況更是“兩眼一抹黑”。
好在大家并非孤立無援,儋州雞養殖戶背后還有強力的支持。此前,海南熱科源公司已和儋州市和慶鎮政府、雅星鎮政府、大成鎮政府等簽訂協議,由鎮政府牽頭成立合作社,吸引農戶參與養殖。公司幫助農戶建設統一的雞舍,統一發放雞苗和天然食材發酵的雞飼料,并提供技術支持。
海南熱科源公司向農戶發放的雞苗,不是剛孵化出來的雞仔,而是經過1個月育雛后的小雞。“我們先把破殼的小雞放在育雛基地里養1個月左右,讓它們逐漸適應外界環境,防止應激,還把該打的疫苗都打了,從源頭上預防疫病,這樣能大幅度提升雞苗成活率。”該公司生產部總負責人王國發說。
養殖戶為受傷的雞拍攝傷口照片,發給海南熱科源公司技術員進行針對性治療,然后將有暴躁跡象的雞隔離開來。“解決了打架受傷的問題,雞的成活率已經穩定在98%左右。”文泰宇說,如今他會辯證看待儋州雞愛打架的問題:“好斗說明它愛運動,有利于增肌。”養殖基地里的儋州雞,體重穩定在1200克以上,腹脂含量穩定在1.8%—3.9%之間,蛋白質含量也達到25%,是實實在在的雞中壯士。
養足了天數的儋州雞,由海南熱科源公司負責收購。“每一只雞我們都嚴格把關,母雞養到150天至180天出欄,閹雞要210天至240天才出欄。”王國發說,他對儋州雞的雞肉品質很是自信。
由熱科院品資所選育良種并研制配套雞飼料,公司育雛并提供技術支持,合作社帶領農戶進行規模化養殖,到雞出欄時再由公司回收并銷往市場——儋州雞的這套“研究所+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的生態養殖模式正不斷完善。
“養儋州雞能給農戶增收,發展林下經濟,還能留住鎮里的勞動力,鎮政府是很鼓勵的。”和慶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銘用說,目前和慶鎮有9戶養殖戶,儋州雞年出欄量11萬只。
當前,儋州雞全市年出欄近200萬只。不過這個出欄量與文昌雞相比還有些相形見絀。據相關數據統計,2022年海南全省文昌雞出欄量約1.02億只。作為新生代,儋州雞的規模比不過文昌雞,它的市場化之路該如何走呢?
出欄后的儋州雞,是制成白斬雞還是鹽焗雞?是主攻省內餐桌,還是精研島外市場?
剛開始,文泰宇將所有精力都投向島外高端市場,“賣到上海、北京等地后發現,島外市場并不好賣”。
直到他看到《2022中國統計年鑒》數據,2021年我國人均禽類消費量為12.3千克,而海南居民家庭的禽類人均消費量達30.4千克。更有資料顯示,海南人1年能吃掉3300萬只雞。
文泰宇幡然醒悟,必須培育起穩定的島內市場,才能讓更多儋州雞“飛”上顧客的餐桌。如今,儋州雞產品主攻省內市場。在電商平臺上,1只儋州母雞能賣到139元,1只儋州閹雞能賣到178元。
對于儋州雞企業的選擇,儋州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認為,賣得貴不利于在市場上推廣,“文昌雞產品能滿足高中低端消費需求,如果儋州雞一來就走中高端路線,難以打出響亮名聲”。
此外,海南繁育銷售儋州雞的企業僅海南熱科源公司一家。“沒有其他企業競爭,慢慢這個行業就會變得溫吞。”儋州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。
對此文泰宇有自己的考量:“儋州雞基因純正,我們能為每一只雞的養殖過程把關,一旦將雞種分給其他公司開拓低端市場,勢必會為了增加產量、縮短生產周期而與其他雞種雜交,到時儋州雞很難維持基因性狀,容易在市場上‘泯然眾雞’。”
如今,儋州雞的發展定位是與文昌雞打出差異性。“儋州雞腹脂少,蛋白質含量高,適合有健身減脂需求的人。”文泰宇說。
為保證儋州雞的品質,文泰宇不愿妥協,他希望能盡快找到方法讓更多人了解并購買儋州雞。
“我們建議企業研究預制菜。”儋州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科科長張憲文說,這樣既能強調雞肉品質,又能轉換賽道提升銷量。
海南熱科源公司已有所行動。“我們開發了椰子雞、鹽焗雞、五指毛桃雞禮盒,還開發了省外風味的辣子雞禮盒。”文泰宇說,儋州雞預制菜遠銷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一線城市,正逐步發展成地方特色產業。
在市場策略上,文昌雞的經驗或可借鑒。根據不同餐飲企業的需求,文昌雞企業會提供生長天數不同的雞,比如廣東地區喜歡180天的老雞,北京、上海等地則更偏愛110天的嫩雞……文昌雞企業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雞絲、鮮切雞塊等不同產品。文昌雞的吃法也十分多樣,有白切雞、鹽焗雞、燒雞、椰子雞、糟粕醋雞、花膠雞等。以(潭牛)文昌雞、傳味文昌雞和龍泉文昌雞等企業為龍頭的文昌雞產業集群,在國際、國內市場各有發展,形成良性競爭局面。
面對文昌雞遙遙領先的市場地位,儋州雞不甘示弱。
“我們建議企業以本地特色為抓手,將本地做法黃皮儋州雞做成預制菜,這樣在市場上就有獨特性了。”張憲文說。
儋州雞或許還可借鑒廣東清遠麻雞的發展經驗。2003年,廣東天農集團對清遠麻雞實施種源保護和良種擴繁。此外,清遠市還有多個大型企業開展麻雞的飼養和加工。清遠麻雞的保種育種技術掌握在多家企業手中,受相關部門測定把關,這樣既能保證市場中清遠麻雞的雞肉品質,又能擴大產量,提升種業創新力和產業競爭力。
品質和產量兩手都要抓。如今,儋州雞的發展已不是一家企業的事,而是要政府、科研單位、公司、農戶等多個主體共同發力。“此次儋州雞入選國家名錄是一個好的開始,政府也會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問題,爭取將儋州雞推上發展的快車道。”張憲文對儋州雞的發展充滿希望。
說到最近的銷量,文泰宇臉上露出了笑容:“去年我們銷售儋州雞及其制品收入1700多萬元。”下一步,文泰宇打算認真學習清遠麻雞等家禽品牌的運營模式,發展認養、個性化定制等高端服務和產品,做大儋州雞產業。
(海南日報那大8月22日電)
深讀·漫說丨是誰惹火了文昌雞?
總策劃:曹健 張杰 齊松梅
執行總監:許世立
主編:孫婧
版面設計:張昕
檢校:李彪 蔡法
H5文案:許世立
H5手繪/制作:陳海冰
視頻文案:孫婧
視頻拍攝:吳心怡
視頻剪輯:吳文惠
版面手繪/陳宇 陳海冰
標簽: